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769452.html古语云:湿气重,百病生。湿邪是中医病因中一个很重要的外因。湿性为病的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黏腻;3.湿性重浊;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外界湿气
湿邪的特性:1.容易导致气机不畅,容易损伤阳气;2.湿性黏腻则表现为口中黏,大便黏,病情迁移难愈;3.湿性重浊指的是湿邪为病,人会感觉头身困重,头昏昏沉沉,就像裹了重物一样,身体也像背负很重的东西;4.湿性趋下,所以单纯的湿最容易导致躯体下部出现问题,如脚气,湿疹,下肢水肿,阴囊潮湿,遗精淋浊,妇女带下病等。5.然而当湿邪与其它如风,热等邪交杂,结合风善行,热趋上的特点,湿性就容易到其它部位。6.湿气重的人舌苔不管白与*,一般偏厚腻,脉象偏濡滑,如湿邪困脾导致脾虚,还会有齿痕舌出现,就是舌边有牙齿印。
茯苓,猪苓,土茯苓名字相近,且都是利水除湿的中药,它们功效作用有何不同?本篇一并分享给大家。
茯苓
茯苓是中药除湿最常见的药味之一,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等,可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咳喘,脾虚食少,腹泻,小便不利,心悸失眠,遗精带下病等。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茯苓的药性记载:“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茯苓在《神农本草经》被归入上品药中。
《神农本草经》
茯苓用法:
1.治水湿内停导致的水肿,小便不利。与猪苓,泽泻同用。方药有五苓散。
2.治疗脾肾阳虚之水肿,与附子,白术等同用。方药有真武汤。
3.痰饮咳喘,与半夏,陈皮等同用。方药有二陈汤。
4.治疗心悸失眠,可与*参,酸枣仁,远志,石菖蒲等药物同用。方药有归脾汤等。
5.茯苓用途很广,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茯苓出场率很高,像桂枝茯苓丸,苓桂术甘汤等。主要以利水除湿,健脾为主。
猪苓
猪苓相对来说,出场率就没那么高了,这与它的特性有关。《神农本草经》记载猪苓性平,味甘。主痎疟,解毒,利水道。猪苓性平味甘淡。归肾经,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腹泻,带下病等。猪苓归经为肾经和膀胱经,所以利水渗湿作用比较强,但是主治疾病不如茯苓多。
《伤寒杂病论》序
猪苓成方使用大都与茯苓一起,作为增强茯苓利水渗湿作用的一味药。比如
1.《伤寒论》中的猪苓汤,用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共有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五味药。
2.再如《伤寒论》中的五苓散,用于治疗水肿,腰以下冷痛,渴不欲饮,甚至饮水即吐等症状。共有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等五味药。
3.《金匮要略》记载有:猪苓散,治疗“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共有猪苓,茯苓,白术三味药。
土茯苓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无毒。归肝经,胃经,脾经。作用与茯苓,猪苓大不相同。功效:解毒,除湿,利关节。《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有赤白两种,入药白色更佳。功效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疗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土茯苓
土茯苓经方用药记录较少,但是民间使用记录很多。
1.《滇南本草》记载有土茯苓主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了治疗梅毒,大毒疮红肿,妇人红崩白带的方法。
2.《江西草药》记载有土茯苓主“杀虫解毒,治瘰疬,小儿疳积。并收录了治疗血淋,皮炎等方法。
3.《浙江民间中药》记载有土茯苓治疗风湿骨痛,疮疡肿毒,瘿瘤等记录。
中草药
总结,茯苓渗湿,有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猪苓利水作用较强,一般作为茯苓利水的补充增强疗效使用。而土茯苓利湿,解毒,利关节。可以治疗皮肤疮痈,关节痹痛,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治疗梅毒,这是很多其它利湿药物都没有的功效。
本篇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杏林,一个爱好钻研的小中医,欢迎加入一起交流学习,我们下期再会!
欢迎加入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