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城市中的别样景点,广州老城区传统菜市 [复制链接]

1#

有事去上下九,经过宝华路时,记忆中附近有个菜市场,还在里面吃过一碗芝麻糊。尝试用导航一搜,显示就在旁边,一个路口拐入便是。

才入巷口,已闻吆喝声:“靓姐,好靓的清远鸡过来看看。”“老花镜大平卖,6元一副10元两副。”“芒果好甜,甜到入心入肺,甜过初恋。”哄得得众人笑逐颜开,纷纷帮衬。

无论粤语普通话,都转换应对自如,有些摊主自己年轻,看到40岁以下的女人全部叫靓姐,即使头发全白也只能叫做姨;50岁以下的男人都叫靓仔。

记得有朋友初次来广州去买菜,几次下来,她开心地讲,好像整个菜市场的人都认识她,个个都与她打招呼。更不用讲葱蒜可以一两棵买,猪肉细细一条也卖,丝瓜帮你削好皮。当然,这样的细致服务后来也全国传开了。

巷口路旁有个露天的理发摊,恐怕一线城市也只有广州的市中心还能见到了吧,旁边的建筑还嵌着一块“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一大块方镜置于地上,师傅手法利落,顾客都是熟识的街坊,或许连要怎么剪都不用讲,彼此早已有了默契,在熟客眼中,比什么“托尼老师”都满意。

老城区的菜市场虽然杂乱,但最有生活气息,号称生活博物馆,不但有肉菜食材可买,更有解决居家难题的小摊点,比如这个配钥匙兼顾修伞的小摊,店主自制的广告牌比那些灯箱广告都清楚明了。

想起小时候,家里什么小物件坏了,到菜市场附近一定找得到修理师。

卖牛肉丸的摊位用纸贴出带笑脸的牌子:天气炎热,牛筋丸不满意包换。对面卖禽类的摊档,店主与顾客间都以认识,过秤都不用看,街坊生意靠的就是口碑,在熟口熟面的菜市场里,缺斤短两是死穴,极少有人去触碰。

拐角处有间甜品店,似乎就是以前吃过的那间,还是原来的位置,顾客也都是来市场买菜的附近街坊,一看价钱似乎也没变过,5元一碗,算很实惠了,出市场到了旁边的步行街,这个价格就吃不到了。

坐在面街的座位,对面卖烤乳猪的摊位正好相对,如果不是住得较远时间尚早,真会考虑带上一块回家大快朵颐。

也不时见到外地游客三三两两寻来买水果,这一点和我本人也一样。到别的城市旅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逛菜市场,不仅仅因为可以多了解当地的物价和物产,还有个原因便是菜市场的水果较为便宜,这算是公认“人民的智慧”了,长期实践的结果。

卖蔬菜的摊位是菜市场的主基调,鲜绿的菜心、红艳的番茄,一堆堆刚刚码好的时候,想起《舌尖》那句熟悉的:大自然的馈赠。

正在挑选玉米的阿姨不小心将几颗西生菜碰落地下,一阵对不起和没事的寒暄中,彼此多了桩生意而非口角。本就拥挤的通道有时还会有人推着单车经过,但后面的人也不紧不慢,甚少恶言催促,看似没有规则的菜市场,其实有着自己神秘的一套规则,在这个忙碌的城市里,到这里大家都会慢下来。

传统的菜市不像超市那样有严格的区域划分,蔬菜摊中间会夹个水果摊,或是卖干货的,广州菜市场最特别的恐怕是卖药材的摊位会突然在蔬菜摊或水果摊中间出现。

卖土茯苓的摊位前围满了挑选的人,仔细一看还有五指毛桃、牛大力和鸡骨草。更有人边选边讨教煲煮之法,见摊主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旁边的阿姨阿婶主动传授起自家的烹调心得。

记得初到广州时,天气不适应长了湿疹,听说土茯苓煲龟可以去湿,硬着头皮去了市场活鲜档口买,也硬是在档主的口授教学下,第一次就煲成功了。

不记得哪位作家说过,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就将他他到菜市场去。意思是,只要到了菜市场,一派鲜活气息,定会令他厄念全消,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

一个城市里经常会有关于某某菜市场最佳的讨论,评选标准大多以环境干净明亮为主,但环境再好的菜市场也比不过大型超市,灯火通明冷气强劲,只是有一点不妥,没人教你怎么煮,好一点有张说明书,但火候等等细节只能自己揣摩。

而走遍全城的超市,也难得见到有传统市场中那么多集中于一地招呼周到的档主,只要你有兴趣,就算较难的菜式也会耐心教到你会。

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彼此菜市场的看法几乎两极,看过一个西方人对中国菜市场的评价,最难以忍受的是斩好的鸡肉、牛肉、猪肉没有立即放入冷藏,在超过30度的环境中暴露几个小时,所以不太接受。

而无论身在何处,在海外定居多年的中国人,都会非常怀念曾经家门口的菜市场,有位定居美国生活多年的广州人就说,那么多年还是喜欢家楼下的菜市场,什么都有得卖,又异常的亲切,不用隔着冷冰冰的玻璃和寒气逼人的冰柜,不用付完账就想匆匆离开。西方人看中的是保质期,我们更看中烟火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