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冷背药材悦文天下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载自

来自专辑

冷背药材

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药用资源

前些,写了几期关于冷背药材介绍,可能没有提前普及概念,很多朋友对这个此称谓感觉一头雾水。那我们这次就专门了解下什么是冷背药材。

为了更好理解冷背药材,我们先了解下中药资源,药用资源主要由植物、动物、矿石、其他类组成。其中以植物占比最重,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中药又称为草药、本草。

一些地域性的药材集市,对全国而言,其品种也属于冷背药材

世界上药用植物约有种,其中我国药用植物约种,几乎占到世界药用植物的半壁江山。根据上次中药第三次资源普查统计,全国中药资源种类已达种。

秦岭盛产的太白七药,也是冷背药材当中一部分

药用植物种,大概什么概念呢,中国约有种植物,所以我们在野外看到的植物,约有一半的可能是入药的。

并且越是身边常见的植物,入药可能性越大,因为不入药的植物,大多生在偏僻的边陲或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

有着丰富药用资源的神农架

虽然入药品种如此之多,但是在药材市场上交易流通的药材品种仅在-种。其他的可能我们终其一生不一定能听说到,更谈不上去用。

剩下的,基本上作为一种符号躺在各类本草经书里酣然入睡。只能等待着我们一步步去挖掘,去唤醒它们......

药材商品的三大类别

在全国各地药材市场,大致有个统一的认识,就是市场上药材大致被分为三类,一类“大宗类药材”,二类“小三类药材”,三类就是“冷背药材”。

大宗类就是品种交易数额大、经营商家多、临床应用广泛的品种,也就是我们日常熟悉的品种,如三七、人参、*参、当归、*芪、金银花等等,此类约在-种左右。基医院都能买到的药材。

全国最大的药材市场——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

小三类品种,并没有明显的界定,就是市场需求不多,常年少用,基本在年需求吨以下品种,但在药材市场比较常见,如木贼、天葵子、白头翁等。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冷背药材,名字最早来源已无法考证,据说在60年代就已经有这种说法了,大概是谓药商口头语,逐步沿习下来。

冷背药材从名字上也不难理解,冷与热相对,具有冷清、冷落、冷寂的意思。“背”具有“偏僻”、“不常见、不常用”的意思。

对于冷背药材经营,一般在药材市场仅有几家。经营品种多,交易数量少。可能一个品种一年都卖不出去或只有几公斤的流动。所以看到冷背药材多为陈货的原因。

医院或药店并没有此类药材出售。因此只能到专业的冷背行去买。此类如稍微熟悉的品种有金荞麦、鸡骨草、了哥王、牛大力、铁冬青、岗梅根、藤梨根、猫人参等等。

关于冷背药材的追溯

冷背药材并不是现在才发展出的产物,也不是孤立产生的,因为很多此类品种可追溯到古代本草,多有使用记载。

如更多的有,在古代一些拾遗性本草或地方区域性本草。其主要记载的也是那个时期的冷背药材,如《本草拾遗》、《本草纲目拾遗》、《滇南本草》、《岭南采药录》等。

亦然,因为各类本草有着关于此类药物的记载,也成就这些冷背品种的入药身世和应用渊源,如此相辅相成。

冷背药材并不是一成不变

另外,冷背药材品种并不是一成不变,很多时候,在随着新的研究、发现在某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亦或炒作,也能变成一味常用中药材。

如绞股蓝、金线莲,原本就是一味毫不起眼的民间草药,用于清热解毒,近年来因为研究发现,具有独特的保健疗效,一时间成为药材市场新宠,交易量也开始剧增。其逐渐演化为大宗品种。

早期冷背的金线莲,后需求量变大,逐渐开始人工栽培

而冬虫夏草,明清时期的一味冷背的药,如今炒作而红,已经成为了一味名贵药材,交易额大的大宗药材。

而有些古代使用的常用药物,因为资源性、时代性及卫生条件的提高,逐渐演化为冷背,如土贝母、鹤草芽、芜荑等。此类如今早已被逐渐边缘化。

中药一直都有很强的兼容性、吸收性。冷背药材也不例外,随着国际医药交流,很多进口品种如辣木籽、玛卡、卡宾达树皮、东革阿里、玫瑰茄、薰衣草等,这些品种往往都被归为冷背药材。

进口品种——玫瑰茄

冷背药材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药物,加之民间单方、验方和偏方备受中医临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