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慈善“成本”,何轻何重
摘要:” 透明“成本很高”,何副会长是在说客观事实,但是,会不会有人由此得出结论,说还是不要第三方监督好? 不要第三方监督,可以省下一些费用,降低一点成本,但是,不付出这个监督成本,很可能付出更大、社会更不能忍受的成本。 《2010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在分析中国慈善信息披露状况时指出,“目前在中国,对于捐赠人和社会公众非常关注的慈善款物用途、项目实施效果的信息,慈善组织的披露情况非常不乐观。
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以慈善出名,在慈善家当中,曹德旺又以捐款条件“苛刻”出名。去年5月,曹德旺和他的儿子曹晖,以个人名义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云南、贵州等五省区市的贫困家庭捐赠善款2亿元。报道说,曹德旺捐出这2亿元时,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要在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差错率不超过1%;管理费用不超过善款的3%——远低于“行规”的10%。曹德旺甚至还聘请、组建了专业的监督委员会,对善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曹德旺的“苛刻”,意在“透明”。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何道峰说,曹德旺开了个好头,开启了中国公益捐款的问责机制,打造了全程透明的公益模式。但是,“请独立的第三方来证明,还要请人去调查,这个成本是很高的。”
透明“成本很高”,何副会长是在说客观事实,但是,会不会有人由此得出结论,说还是不要第三方监督好?
不要第三方监督,可以省下一些费用,降低一点成本,但是,不付出这个监督成本,很可能付出更大、社会更不能忍受的成本。
《2010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在分析中国慈善信息披露状况时指出,“目前在中国,对于捐赠人和社会公众非常关注的慈善款物用途、项目实施效果的信息,慈善组织的披露情况非常不乐观。调查同时显示,九成社会公众对慈善信息公开满意度偏低。”众所周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慈善领域还是别的领域,没有监督,容易发生暗箱操作,即使没有暗箱操作,但没有透明,人们不敢轻易信任哪一家慈善机构,抑制了捐款意愿,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这个“成本”,远比监督成本高得多,社会也更难以承受。有一个很有名的善款案例:汶川地震后,福建晋江一企业家去灾区捐款,自己背着大袋现金,一家一家挨户发放,自己累得不行,效率还慢,原因就是我国慈善捐款管理不规范,不够透明,人们对善款能否善用不放心,才不得不采用挨户送钱的“原始”方法。
好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或慈善活动注重“透明慈善”。去年4月,北京市民明宏伟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爱心包裹”活动,一个月后,明先生收到了一封来自安徽省金寨县白塔畈乡大岗中心小学一名一年级女生的回信,感谢明先生的“爱心包裹”。原来,“爱心包裹”里有一张“回音卡”,正是这张卡片,架起了明先生和受捐赠人之间的桥梁。“这样的捐赠让人感觉很透明、很放心。”
付出一定的“透明成本”之后,善款就能在“阳光下”运行,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增加了,付出爱心也就更少顾虑、疑虑,慈善热情也会越来越高;随着慈善捐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透明成本也会随之降低。相反,如果不肯付出“透明成本”,只会抑制甚至扼杀公众的慈善热情,慈善机构失去了公众信任;而慈善精神缺失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社会——这个“成本”,是难以承受的。
曹德旺聘请第三方对捐款实行全程监督的做法,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其价值不低于这2亿元捐款。至于有人提出3%的运作经费是不是太低了,可能不够用,其实,这不是最重要的、实质性的问题。换一个慈善项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运作经费高一点,只要经得起监督、检查,只要在阳光下花钱,人们是能够认可的;暗箱操作才是公众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