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性寒味苦,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诸苦寒药多泄,惟*连、*柏性冷而燥,能降火去湿而止泻痢,故治痢以之为君。
一*连
药性:寒
药味:苦
归经:心经脾经胃经胆经肝经大肠经
升降浮沉:降沉,但味浓者可升可降*连同时具有两种功效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量:2-5g.外用适量。
禁忌:本品大寒过量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阴虚火旺)
对应实火症,也就是外界因素引起的实火症,而非自身虚火旺盛,一般夏季用更为合适。
*连苗*连根茎二主治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2、湿热泻痢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连三功效解释
关于解毒,即解热毒,湿毒,火毒。
1清热就是清热毒因为*连为凉药因此具有这个功效
2泻火就是泻火毒泻是泻下另外还有一个泄是液体或者气体快速的流出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泻下,就是往下走,后者是直接将身体的火毒从身体排出。
3燥湿就是去除体内的湿气并且将其排出体外。
湿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外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外居潮湿之地,使外来水湿之邪气入侵人体而引起,异致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发病。“内湿”则是因消化功能不足,水液代谢紊乱导致的病理产物。脾胃虚弱运化不力所使“水湿内停”或因脾虚正气不足招来外湿入侵,妨碍脾胃运化功能使湿从体内产生。
湿气我的理解是一种液体或者气体,游走于全身,常通过肺气或者肺经由气排出,或者走肾,肾经,膀胱经,大小肠经通过液体排出体外。因此,药材归经归肺经或者肾经,大小肠经,膀胱经的常常用来燥湿,其它的常用作利湿。
举个例子,*柏和鸡骨草。
*柏归肾经,大小肠经,膀胱经,常用来燥湿。
而鸡骨草归肝经和胃经,常用来利湿。
由此可见,*连是用来燥湿的。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遇寒则为寒湿,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人体有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五脏中肺和心属于上焦脾,胃属于中焦,肾,膀胱,大小肠为下焦。
三焦湿气郁滞,在上宜汗以发之,在中宜斡旋运之,在下宜流通泻之。
同时,中医讲究五行,五脏即心肝脾肺肾这五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中医五脏因此,湿热在上,即在心肺则会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易换湿疹、湿疮
湿热在中,即脾胃,则会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湿热在下,即肾大肠膀胱,则会湿热泻痢。
但是禁忌中提到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阴虚火旺者常常是由于自身津液分泌不足,所以应该是外界因素引起湿热,夏季用应该更为合适。同时,脾胃虚寒者也禁用。
脾胃虚寒和脾胃湿热是两种不一样的病症,因为*连属于凉药,所以对应病症为脾胃湿热。
*连性寒味苦,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诸苦寒药多泄,惟*连、*柏性冷而燥,能降火去湿而止泻痢,故治痢以之为君。
说的正是,夏季暑湿高温,容易患痢疾,易得湿热。
写到这里,我越来越佩服古人用药的智慧,把药材的功效发挥的淋漓尽致,解决了病痛的同时却不伤人。真是神奇,这也正是古人的高明之处。也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用药必须在通透的掌握药材的药性药味归经以及适用季节与对应病症,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