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渐寒,万物冬眠。
不少人感觉身体也随之进入“休眠”状态。开始赖床,早上睡不醒、白天哈欠不断,身体疲倦乏力;有的人早上起来,还会觉得嘴巴里有种奇怪的甜味,甚至有黏黏的感觉;照照镜子,面色暗*无光泽;食欲不振,吃什么都没胃口……像是“睡魔”附身了一样,只想躺在床上睡大觉。
这究竟是怎么了?不会是得了什么大病吧?
其实这很可能是湿气惹的祸!中医上认为,湿适则润养,过则为病。简单通俗地来说就是“湿气重,百病生。”比如:身体湿气过多,爬到皮肤上,会形成形成痤疮、湿疹等;跑到四肢会引起水肿;跑到关节会导致关节酸痛;跑到头部会导致晕眩,令人犯困乏力……可谓“万恶之邪”,遗患无穷。
什么是“湿气”?从哪儿而来?
中医所说的“湿”,就是水分多。脾胃是运化水谷的重要脏腑。过多吃甘甜肥腻之物、生冷瓜果,烟酒不离手,都会损伤脾胃功能,使水湿运化失常,以致湿气内生。
湿气的来源有两种。一是环境中的湿:气候潮湿,比如南方地区普遍全年潮湿;居室潮湿,比如回南天、梅雨天时,室内湿气重重等。此时,湿气就容易入侵人体,这称之为外感湿邪。
二是,人体自身产生的湿气,当体内水液运化障碍时,就容易湿邪内生。
那这么说来,春夏湿气盛行,秋冬就天气干燥,湿气也就会没有了?
并非如此。实际上,“寒必伴有水”,寒重一分,湿也重一分,寒湿勾结。所以,冬天时出现“寒湿”,夏天则形成“热湿”。
如何判断身体是否暗藏“湿邪”?
一般情况下,身体湿气较重的人,常见以下表现:
①看舌头:舌胖大,两侧有齿痕,舌苔厚腻。
②看大便:大便溏烂,黏滞不爽,马桶难冲干净。
③看身材:一般来说,“肥人多湿”。
④看精神状态:头脑昏沉,身体困重,整个人懒洋洋的,不愿意活动。
⑤看皮疹形态:肿胀、糜烂、渗出明显。
⑥看瘙痒部位:湿气重浊,易侵犯人体下部。瘙痒多发于阴囊、小腿、脚部。
祛湿邪,妙招多
既然湿气有“寒湿”和“热湿”之分,湿邪的症状也有所区别,祛湿的方法也存在差异。
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要仔细看咯~
1、寒湿
寒湿体质之人,多爱吃生冷之物,如冷饮、雪糕等。常表现为舌体淡,舌苔白腻;吃凉的食物容易腹痛、拉肚子;口淡,不喜欢喝水;易疲乏,严重的可出现手脚肿、眼泡肿等症状。
祛湿应温里散寒。避免生冷食物,可用艾灸驱寒祛湿。药膳适合选用平性或温性食材,如生姜、花椒、陈皮、砂仁等。还可适当选用*参、茯苓、淮山等健脾食材。中成药以香砂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等为佳。
不宜选用偏寒凉食材,以免加重脾虚和湿邪。
食谱推荐:
将砂仁12克纳入猪肚中,加入约3碗水,煎煮后吃猪肚饮汤,有化湿行气、止呕止泻的作用。砂仁单用研末吞服也有效。
2、湿热
湿热体质者,多爱吃煎炸、烧烤食品。如果细分,湿热还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三种类型,表现稍有差异。
总的来说,湿热体质者常表现为舌体红或紫,舌苔*腻;不思饮食,上腹胀满;口苦、口干、口黏;口舌生疮,唇红面赤;困倦无力,久睡不够,头痛身重;大便黏腻,便后肛门热痛;小便烧灼;情绪易激动,精神烦躁等。
湿热类型不同,治法和用药也稍有不同。总的原则是清热燥湿,可以适当用偏寒凉的食材进行调理,如绿豆、丝瓜、赤小豆、西瓜、冬瓜、鸡骨草、土茯苓、绵茵陈、蒲公英、薏米等。中成药可选藿香正气散、王氏连朴饮等。
不宜选用温热性食材,少吃辛辣、油腻和甜食,忌酒,以免“火上浇油”。寒凉之品易伤脾胃,也不能长期大量服用。
食谱推荐:
方法:取白术10克、*芪30克、防风10克,用开水泡之当茶饮。
功效:甘香健脾,补中益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适用于体质较差人群。
食材:
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陈皮5克、生姜2片、瘦肉克(2~3人分量)。
烹制方法:
将茯苓、陈皮洗净,生姜切片备用,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洗净,浸泡数小时;瘦肉洗净切大块。将所有原料放入大炖盅内,加适量清水,加盖后隔水炖2小时,即可调味食用。